中棉协在青岛会议上指出棉花收储政策继续执行
2013年6月7日中国国际棉花会议在青岛进入第二天议程。论坛由中国棉花协会、全国棉花交易市场和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办,自1999年起每两年举办一次,今年是第8届,本届的主题为“信心、转型、共赢”。
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名专家学者、政府官员、棉花纺织业者交围绕这个主题,就当前农产品贸易与宏观政策、棉花与纺织形势等进行深入的交流,共同谋划中国和世界棉业的未来发展之路。
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棉麻局局长、中国棉花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高芳在会上介绍,今年中国棉花收储政策下应该不会改变,已经公布了收储价格为20400元/吨,有一个稍微的变化是今年执行新的国家棉花标准,要按照新标准来收储和收购。
在谈到收储政策时,高芳表示,简单来看,是一个短期政策被迫长期化,一个应急的预案被迫常态化,这不是政策当初设计的初衷。在当时的情况下,我们各个部门在参与、制定政策时设想的是棉花市场短期出现供过于求的时候,出台一个收储政策支撑一下,保护一下农民利益,但并没有设想让他连续三年来执行,谁也没有料到国际金融危机会持续这么长时间。当然这个政策执行到这样一个程度,像一个人的优点延长过度,也会变成缺点。现在它的问题确实曝露出来,接下来大家的共识是一样的,就是如何能够为中国找到一个更好的政策。
但是,现在看在没有好的政策出来的情况下,继续执行一年也是一个选择,或者说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。今后如何改变,其实各个方面的观点非常一致,只是需要一个可操作性的方案。
高芳还表示,美国的方式,印度的方式等各个国家方式。但任何一个国家方式搬到中国来都是不适用的,4000万个农户和美国两万个农场,这个操作方式无论如何我们不可能复制。国内也有粮食的补贴政策,比如小麦、玉米,还有其他方面,醣料、大豆等各方面,国内大宗产品品种,任何一个政策也不可能复制到棉花,而且现在粮食的直补政策被认为并不是很成功的。
高芳透露,当前,无论是政府、行业组织还是企业,都应该尽快拿出一个可操作性的方案,适合当前的形势,适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的一个方案。现在实际上国家发改委已经在启动,制定一个时间表,我们各个方面相信会在明年有一个好的适合的政策出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