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储备棉质量低劣问题亟待解决
山东某纺织集团公司主要生产高档纱线、高档面料等产品,在棉纺企业中算得上一家有实力的大型企业。公司负责人介绍,今年棉花收储政策将国产棉和进口棉的比例提到了3:1,国产棉价格高达20400元/吨,比进口棉花高了3000到5000元,由于棉花原料成本上升太快,公司一个月盈利仅有几十万,勉强能够维持产销平衡。
除高昂的国内外棉花价差外,国产棉花质量不达标是最让该负责人感到棘手的问题。该负责人表示,国产棉花“三丝”问题严重,棉花中混合了各种杂乱的纤维,收购上来的棉花每一捆颜色都是不一样的。“对于我们这种做高档纱线、高档面料的企业来说,这样的棉花根本就没法用。该集团公司因为有进口棉花配额,还能够进口一些优质棉花。对于没有配额的中小企业来说,买不到进口棉,国产棉生产出来的棉纱没有竞争力,等待他们的只有关停并死这一条路。”该负责人说。
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认为,国产棉质量不达标,根本原因是国产棉没有分级制度,优质棉和低质棉混用,导致了整体棉花质量水平的下降,要解决国产棉质量问题,国家有关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,同时提高棉花种植大规模机械化水平。